西蜀第一街锦里,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锦里是成都西蜀历史上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被誉为“西蜀第一街”
锦里也是一条仿古商业街,是成都人气最旺景点之一,也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一部分。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捏泥人、摆糖画的手艺,也可以逛逛极富三国特色的店铺。
街里还有各种四川特色小吃,各种茶楼、咖啡馆、酒吧、客栈等随时可落座。
黄昏时分,锦里会亮起灯,颇有韵味,适合拍照游玩。
体味成都,首选锦里。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里只是一条商业化的古街,或许很多人会把它当成成都的“回民街”;但对于真正了解成都的人来说,锦里是一条最古朴有味的老街,古老有序的青石板铺就成路面,走在其上更懂老成都的气息。
千年历史留下的遗迹,每一处都能让你有不同的收获
这种古街汇聚了四川各州市的特色小吃、旅游纪念品和代表性的文化产品
个人认为无论是为了吃还是玩,锦里都是来成都应该打卡的地方。
同样是美食街道,锦里比宽窄巷子的种类更丰富,特别是三国街、关羽像这边的几个街道布满了各色小吃,有常见的菠萝饭、鸡翅包饭,也有很多川内的代表小吃,如腊肉排骨、鸭肠、兔丁、兔头等。应有尽有一应俱全,有的是选择。
这里有川西古镇“赶场”的热闹场景、特色小摊的民间艺人展演,这里很传统,很民间,也很通俗,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中的诸多精彩:古法织锦、蜀绣、瓷胎竹编、成都灯影……也可体会最地道的四川民俗:吹糖人,糖画,打草鞋,泥塑,半边蛋壳画,传统玩具,传统魔术,风车车等等,他们或俗或雅,或精或巧,但都具有同样引人注目的诱惑力,在古街里流传、延续的是一种文化的穿越,让人们拾回的是文化的自信。
清明插柳,端午戴艾……长久以来,锦里恪守古风,渐渐成为集中展示民间传统节俗圣地,清明寒食戴花粥,七夕乞巧戴香案,中秋戴兔儿灯……锦里总在一片精致戴古风中守护着传统文化精髓。
民俗记忆墙,建于公元二零零九年元月二十三日,农历戊子年腊月二十八。此墙中珍藏有川西民俗精粹的代表作品:蜀锦、蜀绣、瓷胎竹编盘、成都漆器、皮影、剪纸、蛋壳画、糖画、面塑、老玩具等。锦里民俗记忆墙自建立之日,将于百年之后的年同日开启,墙内所封存的物品将是一份我们送给未来的礼物,为传统民俗传承百年,源远流长。
锦里民俗演绎团整合锦里民俗艺术和民间艺人的团队优势,使之成为民间艺人们相对稳定、但又自主的松散联合体,担负起传承古老民俗的责任,并与时代结合发展新民俗。
演出的内容更是一场完整的“锦里造”,从编导到演员再到幕后,都是锦里人。至于节目内容那更是超出大家对一般“演出”的定义,那些关于民俗的吃喝游乐纷纷登台:儿时的游戏铁环、响簧上了舞台;巧手的剪纸、花花绿绿的勾编来了一段不一样的秀……而配着HI-HOP节奏的时尚青年与古老的皮影共舞,成为感受四川古老民俗与时代结合最直观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