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心病 > 临床表现

如何做好冠心病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即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比20年前翻了一番,患病率逐年增高,患病总数已达2.3亿,平均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脏疾病。全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万。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以下规律:

1.年龄越大,越容易患冠心病;

2.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女性在绝经后发病率逐渐接近男性;

3.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多于农村居民;

4.冠心病的发生与以下情况有关:父母患有冠心病、吸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高血压病、肥胖和糖尿病。

冠心病分为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两大类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隐匿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和缺血性心肌病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性猝死。

1.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是一阵一阵的压榨样疼痛,疼痛的部位常在胸前或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颈部、下颌部、咽喉部、背部等多处,甚至窜至牙齿或手指。疼痛可由多种因素诱发,比如在体力劳动增加时或情绪激动时,饱食、吸烟等情况下也可诱发。疼痛常发生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的当时,并常持续3~5分钟左右。一般停止原来体力活动或者休息后就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2.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痛的部位、性质与前述稳定型心绞痛相似,但通常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可达20分钟,胸痛亦可在休息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心肌梗死发生的前奏,需要及时干预。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原来是稳定型心绞痛,但在1个月内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发因素变化,硝酸类药物缓解作用减弱;

(2)1个月之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并因较轻的体力劳动或情绪所诱发;

(3)休息状态下或者轻微活动情况下就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表现有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也属此范围。

3.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大多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诱因和前驱症状。常见的诱因有剧烈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或饱餐后;此外,急性失血、出血性或感染性休克、发热、心动过速、大便用力过猛也可诱发。前驱症状包括在发病前数日出现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烦躁、心绞痛等。剧烈而持续的胸痛,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濒死感。

二、冠心病有哪些危害?

冠心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平时也许会没有任何症状,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坏死的心肌无法再生,纤维组织代替了正常的心肌组织,因此可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并使心肌重塑发生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死亡(又称为猝死)。

冠心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系列危险因素造成的,如果您有以下情况,您患冠心病的风险就很高了:

1、男性49岁,女性绝经后;

2、血脂异常;

3、高血压病;

4、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5、吸烟;

6、肥胖;

7、久坐/少运动生活方式。

三、冠心病的相关检查

1.基本实验室检查:

(1)电解质:冠心病患者易伴有心律失常,因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极为重要。

(2)血脂、血糖及糖耐量试验:了解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合并症,如高脂血症、早期的糖尿病。

(3)尿常规、肾功能:判断有无慢性肾脏病等冠心病的并发症,为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4)血心肌肌钙蛋白(CTnT或CTnI)、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心肌梗死时可增高,并呈动态变化。因此,为排除有无心肌梗死,常需反复检测。

2.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肺疾病的情况,如有无充血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

3.心电图检查:包括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

(1)静息心电图:了解心脏的传导功能;检测心律是否正常;确定心脏供血状态,有无缺血和梗死发生;确诊各种心律失常及性质,提示危险程度。具有无创、快捷、简便的特点,是健康体检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

(2)运动平板心电图:无创、廉价,又称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的初筛试验;还可判断心绞痛发病的“犯罪血管”,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4.超声心动图:可了解心脏、心室功能,判断心脏是否存在缺血、梗死部位、心室壁运动是否正常等信息。

5.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以提供心肌血流灌注、左心室功能和心肌代谢活动等信息。

6.冠状动脉造影:有创、昂贵,但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是将特殊的心导管经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状动脉开口处,通过这根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在X射线透视下,显示出冠状动脉走行,用以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和程度,它不仅可以明确心绞痛的病因,还可以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四、怎样预防冠心病?

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包括老龄、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脂饮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神经精神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等。各危险因素之间有着叠加的作用,当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时,那么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就成倍的增加。

“预防重于治疗”,这句话对任何一种疾病来说都恒为真理,当然对于冠心病的问题也不例外。冠心病的预防包括:

1.控制危险因素:包括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降低血脂,治疗肥胖及糖尿病;

2.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停止吸烟,有计划地逐步增加体力和体育活动,限制饮酒,调整饮食结构。

对已产生的冠心病患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调护指导,以防止或延缓病变发展,并力争病情好转,延长生命。主要措施有:生活调理心绞痛发作时应休息。一般患者在缓解期调整日常生活及工作量,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及运动(以不发作心绞痛为度),以改善体力及心脏代偿机能。一般不需卧床休息,但频发心绞痛或卧位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卧床休息。

五、冠心病的自我管理

1.蓝色预警:预防为主,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对心血管及其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一成本低、见效快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1)控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险随血压值的升高而持续渐进的升高。高血压不仅可因突然发生中风而导致猝死,同时也会增加“心脏猝死”的危险。所以,从高血压的早期就应开始治疗,放松精神,规律生活,保证睡眠,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90mmHg。

(2)控制高血糖:高血糖与多种心血管并发症相关,通过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减少体重,更好的控制血糖,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3)防治血脂异常:血脂增高是发生和加重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故不宜吃富含高胆固醇食物和易使甘油三酯升高的高糖食物及大量饮酒。

(4)戒烟及限制饮酒:吸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证实,在心脏病死亡中有21%是由吸烟诱发的,戒烟以后,死亡危险性可逐渐降低。烟中含有的毒性物质尼古丁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或痉挛,诱发冠心病急性发作。因此,吸烟者应坚决戒掉。少量饮啤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不宜喝烈性酒、浓茶、咖啡。

(5)饮食治疗:过多油腻、脂肪、糖类会促进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平日饮食宜清淡,尽量少食或避免高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等;平日尽量选用植物油,食盐宜少;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粗粮、果仁;蛋白质的补充可食用瘦肉、鱼肉和蛋类。进食七八分饱最好,晚餐量宜少。

(6)控制体重:医学家们发现,如果超过标准体重20%,则冠心病突发的危险性增加1倍。因此,超重过多特别是腹型肥胖者,颇有减肥的必要。不过,减肥的最好方法不是饥饿节食,而是用科学方式控制体重。

(7)运动:喜欢运动的人,其冠心病突发的危险性比习惯久坐者减少35%~55%。当然,应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应量力而行,主要选择散步、慢跑等运动形式。运动宜适度而持久,不可剧烈。

2.黄色预警:控制或减少危险因素,缓解症状,预防疾病进展。

3.橙色预警:对危险因素预防干预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预防疾病进展,定期心血管内科门诊复诊。

在饮食生活习惯改变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缺血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1)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这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还通过对周围血管的扩张作用,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的需氧,从而缓解疼痛。

(2)β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此类药物可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轻心肌收缩力和氧耗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本药禁用于心源性休克、支气管哮喘、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等。如停用本类药物应逐步停药,如突然停用有诱发心肌梗死的可能。

(3)钙离子拮抗药:常用制剂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主要用于治疗变异性心绞痛。

(4)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险,减少冠心病危险事件的发生。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之间纤维蛋白原桥的形成。

(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比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此类药物由于左心室重构、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6)调整血脂药物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这一类药物可以稳定斑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7)溶血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

(8)中医中药:以活血化淤为主。常用药物有复方丹参片、脑心通等。

4.红色预警:对于突发急性冠脉事件的人群,必须立即急诊或门诊就医治疗。

当冠心病患者突发心前区疼痛,且程度比以往严重,持续时间长,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不能缓解,或突然出现胸闷、气短,或有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焦虑不安等,应立即就医或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kgz.com/gxblcbx/7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