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不宜饱餐
饱餐可诱发和加重心绞痛,甚至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猝死。为什么饱餐易引起冠心病发作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神经自我调节能力很稳定,而患有冠心病之后,心脏的自我调节能力减退。进食时,咽部的吞咽动作以及胃肠道的蠕动,都会影响心脏神经的自我调节,使心脏自我调节的稳定性下降。2、进食过饱迷走神经兴奋,会导致冠状动脉持续的痉挛和收缩,影响心脏的供血。胃肠道的血管非常丰富,饱食之后,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以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心脏工作负荷加重,以泵出更多的血液,满足胃肠道的需要。全身流动的血液是有限的,血液大量被分配到胃肠道,心脏自身的供血减少,这样会加重心脏的负担。3、饱食之后,胃被撑大,会推着膈上移,而使膈上面的心脏受到挤压,心脏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为避免意外的发生,冠心病患者应做到少量多餐,每餐七分饱即可,不宜吃得太快,尽量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这样既可减轻心脏的负担,也可保证充足的营养。另外,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食物摄入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宜,判断体重是否正常的简便方法是,以身高(cm)减去,作为体重上限。如有超重,通过适当限制热量摄入和运动锻炼使体重下降以后,血压、血脂及冠心病症状也能随之减轻。(本文选自常见病健康管理答疑丛书《心脑血管病日常护理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