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心病 > 疾病检查

留香阁医案二则老人感冒amp老年

老人感冒

成某,女,77岁。年12月25日诊。自述:1周前受凉感冒,小有发热发冷,吃了些感冒药好转,近几天无其他大症状,但是总是怕冷无力,伴有心悸,尤其是半夜更是厉害。有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等,人稍白胖,脸略胀,察舌淡苔薄白,脉滑略数,动则气喘,饮食尚可,二便不利。病人要求首先解决憎寒怕冷一症。

辨证:正气不足,余邪未尽。鉴于病人年事已高,不愿服汤药。

高丽参30g,煎水常饮,送服复方阿司匹林1片,每日3次。

1天后冷感减少,3天后冷感消除,停服复方阿司匹林,续服1周痊愈。(古道瘦马医案)

古道瘦马体悟:感冒一证临床很常见,但是处理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及久病之人。在治疗上一定要分清虚实寒热,辨证施治,不宜一方到底,一律一方。此案因是老年人,又是久病之人,明显的正气不足,怕冷恶寒,说明两点,一是阳气虚,二是受寒。古人云: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故用复方阿司匹林解表祛寒,人参扶正。此案亦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因病人不愿服汤药,所以才变通处理。此点不可不知。

老年冠心病

王某,男,72岁,12月26日初诊。患者身材高大,偏胖,胸闷气短、头晕,有高血压,关、尺脉滑,舌淡苔白。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辨证为胸阳不振,痰气互结,瘀阻脉络。治宜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活血行气。

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甘草汤、丹参饮合方加减

全瓜蒌30g、薤白30g、大枣(切)3枚、桂枝30g、生甘草15g、清半夏15g、枳实15g、丹参30g、羊红膻30g、郁金12g、天麻25g、香附12g、夏天无15g、生姜6片、川牛膝10g。

7剂。水煎服,每日3次。

1月4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胸闷气短、头晕较前明显好转,已无其他不适。效不更方,嘱其继续服用7剂。

三诊时症状消失,以丸药善后。(古道瘦马医案)

王朝按:“胸痹”之名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根据本证的临床特点,主要与西医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系密切。

仲景把本病的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乃本虚标实之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都出自《金匮要略》,类似的方还有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三方就组成了治疗胸痹的基础方。瓜蒌薤白白酒汤中,瓜蒌宽中下气、化痰,薤白偏温,温通心阳,两药合用主要针对胸阳不振、痰浊阻滞,是这三方中共有的。酒可以轻清上扬、专主上焦,有溶解、化合的作用,是很好的载体和引经报使药。若痰浊重而胸痛,则在方中加入半夏降逆化痰散结,即为瓜蒌薤白半夏汤。若加入枳实、厚朴、桂枝则为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辛苦温,行气消积、降逆除满,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两药合用以降气祛痰为主。桂枝温通心阳、降逆,与薤白相须为用。桂枝与甘草相配又为桂枝甘草汤,能够温通心阳、补心气。王老师临床经常把丹参、香附、郁金三药联合使用,以活血化瘀、疏肝行气,名为丹参饮。羊红膻温中散寒、强心益肾。夏天无活血通络、行气镇痛,这里主要是用来治疗高血压,止痹痛。天麻祛风治头晕,川牛膝引气血下行。生姜散寒,大枣益气养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kgz.com/gxbjc/11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