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心病 > 临床表现

35岁,人说没就没了运动猝死,离你到底有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这两天被#高以翔#刷屏。

很遗憾,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11月27日凌晨1点45分,在录制浙江卫视真人秀《追我吧》时,高以翔在奔跑中突然减速倒地,抢救无效,猝死。

我不行了

成了他生前最后一句话。

温暖有爱的小哥哥高以翔。图源网络。

身高cm,毕业于加拿大卡普兰诺大学,多次入选“全球最帅百大面孔”,在年播出的电视剧《遇见王沥川》中,以王沥川一角圈粉无数……

即便你不熟悉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笑起来格外温暖的年轻人,未来可期。

高以翔生前动图。图源网络。

只是,因为一场高强度“追跑”,高以翔永远定格在了35岁。

《追我吧》是一档都市夜景追跑竞技真人秀,录制时间特意选在晚上,节目中用“酷炫的变量障碍”和“巨型装置”强化难度,以刺激、硬核为卖点,挑战体能极限。

据说连奥运冠军邹市明和李小鹏,都在录制中一直喘着粗气。

发生猝死悲剧,看似意料之外,又似乎情理之中。

《追我吧》深夜录制。图源

追我吧微博猝死,到底是什么?——随时可能发生的悲剧!

从不适晕倒,到15分钟后医护人员到场,医院,瞳孔放大到边缘……

从生到死,命运只给了高以翔短短1个小时。

“猝死”,即“突如其来、意料之外、非自然因素、不明原因”造成的死亡。

它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病发的结果。

几乎没有预兆、抢救时间极短,是“猝死”最恐怖的地方。微博上曾有医生描述称:

发病后呼吸心跳骤停,10秒脑氧耗尽,30秒脑电消失,4分钟脑葡萄糖耗尽,5分钟脑ATP耗尽,最长6分钟脑神经元不可逆死亡,想活命必须在4~5分内做有效心肺复苏/除颤……

临床上,猝死一般分为两类:

非心源性猝死,如脑出血、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等;

心源性猝死,约占比70-80%。

《追我吧》节目组声明称其为“心源性猝死”。图源网络。猝死,与普通人的距离?——可能发生于任何人!

打开新闻搜索,跑步,尤其跑马等运动中,猝死案例比比皆是:

年7月19日,张家口康保草原国际马拉松比赛,一名半马参赛者在18公里处死亡;

年12月13日,珠海马拉松,年仅30岁,特种兵出身的一名选手在半程终点附近倒地猝死;

年4月22日,江苏省扬州马拉松一男子15公里处倒下猝死……

——来源网络。

你或许觉得,新闻太过遥远。

但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估计,中国每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达54.4万例,平均每天高达例!且越来越年轻化!

猝死,可能发生于任何人,即便一个人平时看起来身体很好,一如热爱健身和打篮球的高以翔。

猝死案例在马拉松赛事中尤为多见。图源网络。

虽然潜在的心脏病变,才是诱发猝死的基础,但缺乏运动或超负荷运动、睡眠不足、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各种不健康生活方式,无疑会强化风险。

不妨看看心梗猝死的常见诱因:

身体上:过劳,过度激烈的体育活动便属此列;

精神上:压力过大,或因激动、紧张、愤怒等,情绪太过激烈;

饮食上:暴饮暴食,血脂浓度突然升高,更易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梗;

环境上:寒冷刺激,尤其出现于换季或突然情况下;

习惯上:吸烟、酗酒等;

便秘,老年人中十分常见……

心有所恋,走向山野。

对于热爱运动的我们来说,量力而行,素来是题中之义。有过冠心病等心脏病史、出现过早期心绞痛等症状的人,尤其应当多注意。

一旦觉出异常,如运动时发生不正常胸闷或气喘、缺氧、头晕、背部放射性疼痛等,应立即调整运动状态,医院进行检查。

此外,以下两点也不容忽视:

家族中有猝死案例;

运动或其他激烈状态中,有昏厥(晕厥)案例。

用短暂的一生,看永恒的山河。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毕竟,人生不是短途冲刺,而是一场漫长的旅程。

如何急救?——把握“黄金四分钟”!

相比而言,“猝死”留给我们的反应时间实在太短。

数据显示,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则会脑死亡。

抓住“黄金4分钟”抢救时间,开启紧急救助,才能抓住活着的希望:

1、及时拨打:

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评估患者生命迹象,如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吸(胸腹部有无上下起伏)等;

拨打急救电话时,将病人状态尽量完整表述。

2、早期心肺复苏;

3、早期电除颤;

现场如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配合使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4,由救护车医生和护士提供高级生命支持;

5、医院后续治疗。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可通过电除颤,帮心颤病人恢复心律。目前国外覆盖率非常高,国内普及不足,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地有所配备,但不为人注意,也少有人会使用。AED操作其实很简便,自带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室颤的功能,且有语音提示,如同傻瓜照相一样。不过它只对心脏本身病变引起的室颤有作用,无法应用于外伤、大出血等事故。

以上五条环环相扣,抢救成功率据说最高可达50%以上。

其中,进行心肺复苏,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前尤为重要。

这个操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规范操作,还是建议通过红十字会等专业机构进行正规学习(以下流程说明仅供参考):

1、施救者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手掌交叉重叠,掌根对准胸部正中,垂直向下进行按压;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充分向上回弹。

按压深度一般至少5cm,不超过6cm;

频率约为1分钟到次;

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2、按压30次后,检查和清除口腔异物,将患者下颌抬起,头部后仰,开通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

3、以30次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为一周期,循环操作抢救,直到等救援到场。

(视频操作演示)

视频来源

央视财经

有没有相关保障?

——远离“运动猝死”

如果你是个很有忧患意识的人,或许会想到买一份意外保险,但值得注意的是:

一般意外险不保猝死!

保险范畴内,对两者有着不同的解释:

意外伤害:遭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猝死:表面健康的人因潜在疾病、机能障碍或其他原因在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暴力性突然死亡。

一般保险条款中,意外险的保障范围,是外来伤害对人体造成的侵害。为“猝死”投保,可以针对性选择一些包含该项的其他保险,但是一定要注意看清条款(关于户外保险选择,徒步中国公号随后会推出相关介绍,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kgz.com/gxblcbx/11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