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心病 > 疾病预防

冠心病患者三伏天如何养生

冠心病患者三伏天如何养生

年三伏天是从公历年7月17日开始,农历年6月14日开始。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5日,共40天。

初伏:7.17-7.26,10天;

中伏:7.27-8.15,20天;

末伏:8.16-8.25,10天。

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杨礼贤

冠心病的发病有一定规律性,往往是冬季高发,但并不是说夏季不会发病。实际上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会提高,皮肤血流量增加了许多,人体回心血量减少,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出汗多、睡眠不好、情绪不稳定,也是导致血管堵塞甚至引起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

冠心病患者往往认为“天热了,血压正常了,不用服降压药了”,或者“夏天胃口不开,吃得少,可以停用降脂药”。,而实际上,气温升高,人的血管会有所扩张,部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高血压比较容易控制,可能会出现不服降压药血压依然正常的情况。但病人服用的有些长效抗血压药物,同时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样,降脂药物除了降低血脂,也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因此,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夏季不能随便停用抗高血压药物或者降脂药物,尤其是冠心克胶囊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需要长期服用。如有必要,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还应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血管堵塞。因此提醒广大市民要避免夏季三伏天冠心病的预防养生认识的误区。

气温达到32℃时,脑中风的危险性比平时上升66%,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低气压时,人觉得胸闷、烦躁,心脏和大脑的耗氧量增加。因此,心血管病人要慎度三伏天。

首先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脏器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

其次,高温天气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再次,夏天出汗多,人体的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最后,“心理感冒”也是造成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天气炎热,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紧张,加上夏夜天气燥热,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如果再加上过度劳累等因素,发病危险就更大了。

三伏天如何养生

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即便预报气温低于35℃,心血管病人也应提高警惕,严防中暑。

当环境气温达到32℃时,最好停止体力活动,再高时,还应停止散步、做饭等日常活动;采取多种方法调节居室内的温度,如启动电扇,通风换气;地面洒水或使用空调,使室内温度调节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控制在6—8℃;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的人口稠密的地方;必须外出时,要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织衣服,戴上遮阳帽或带上遮阳伞。

清淡饮食

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也可自制一些清洁卫生的清凉食品。夏季容易发生腹泻及“热感冒”,体液易丢失,应当注意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多饮水,注意休息,以免因机体内环境紊乱,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应注意的是要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饮水,每次—毫升,一天0毫升左右,以补充水分。

充足睡眠

应当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态平衡乐观。有些高血压患者夏季较冬季血压偏低,要注意经常检测血压,注意血压波动。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不要少于8小时,可午睡1小时,以弥补夜间睡眠不足。

但忌餐后即睡,因为高温导致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加之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导致大脑相对供血不足,此时入睡便有诱发脑梗死的危险,故有人主张午餐前小睡30分钟。

同时,睡前慎服降压药,防止入睡后因血压下降导致心、脑、肾等供血不足,促使血栓形成,引起缺血性脑中风。

规律用药

心脑血管病病人在夏季要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一些抗血液凝固的药物,以及强心、安神、护心脑血管的药物。

心内科首席医师助理

李助理







































白癜风医院
白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kgz.com/gxbyf/1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