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对冠心病的影响有多大,你知道吗
现在说起烟草对人类的危害,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肺癌,殊不知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关系也极为密切,可以说是“隐形杀手”。
上个世纪50年代致力于研究吸烟与肺癌研究的英国学者发现吸烟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于非吸烟人群,此后一系列研究证实了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烟草与冠心病发病有关的机制十分复杂,简单来说引起冠心病病理改变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尼古丁可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通过多种途径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又通过促进脂肪分解和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及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亲和力高,降低各种组织尤其是心肌细胞的氧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增加血液粘稠度。
另外,吸烟者即使24小时未吸烟,循环组织因子活性仍明显升高,使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被动吸烟者暴露于香烟烟雾中,可能通过激活的血小板促进释放血栓素A2,导致血小板的二相聚集,从而增加血栓的风险。
所以,二手烟也要引起重视,尽量避免。
研究表明
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男性中吸烟者的总死亡率、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增加1.5倍,吸烟者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性较不吸烟者高3倍,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升高20倍以上,心绞痛发生率升高30倍以上。
吸烟对于心脑血管的影响是广泛而可怕的,因为一时的烟瘾而导致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下降,实在不是明智的行为。
临床上其实不少诊断为严重冠心病的患者,既没有家族史,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只是有长期的吸烟史,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疾病发展到了威胁生命,甚至医生也束手无策的地步。
综上,对于吸烟者而言,戒烟,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等危险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烟草依赖又称尼古丁依赖,WHO已将它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
戒烟是个长期而困难的过程,包括行为治疗及药物治疗两部分。
行为治疗要点包括:制定戒烟计划,远离烟草及相关物品,如打火机、烟灰缸;让周围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他正在戒烟,从而及时发现并劝阻他们继续吸烟。
药物治疗包括尼古丁替代治疗及抗抑郁治疗等。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戒烟的过程往往伴随体重的增长,很多人戒烟后会长胖,所以需要适当控制饮食及改善生活方式以配合。
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好看”解锁更多惊喜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