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心病 > 疾病诊断

冠心病知识讲堂五——冠脉介入术

冠心病知识讲堂五——冠脉介入术

冠心病知识讲堂四的时候,让大家看的视频想必大家还都印象深刻,其中他们说的手术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冠脉介入术。

视频中的患者是患了急性心梗,庆幸的是他在最佳的时间内实施了冠脉介入术,挽救了心肌,挽回了生命

。那么什么是冠脉介入术呢?

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一组治疗方法。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一组”,冠脉介入术指的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组技术。在心内科做过造影的患者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大夫会告诉你需要做冠脉造影看血管狭窄的程度确定需不需要放支架。这两项都属于冠脉介入术,那么冠脉介入术还包括那些呢?

1、经皮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简称PTCA)

采用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将指引导管送至待扩张的冠状动脉口,再将相应大小的球囊沿导引钢丝送到狭窄的节段,根据病变的特点用适当的压力和时间进行扩张,达到解除狭窄的目的。单纯PTCA发生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目前已很少单独使用。

2、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将以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制成的网状带有间隙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狭窄的阶段支撑血管壁,维持血流通常,但由于支架置入部位内膜增生性改变,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仍是主要的问题。早期应用的是裸金属支,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率为20%-30%。药物洗脱支架,在裸支架的金属表面增加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涂层和药物,此种支架置入后,平滑肌的增生被抑制,使再狭窄进一步降低(10%以下)。但药物洗脱支架使血管内皮化延迟而造成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较高,所以术后抗凝,抗血栓形成药物,一定要严格按照大夫的嘱托服用!

3、冠脉内血栓抽吸

应用负压的抽吸导管将冠脉内的血栓抽出。多用于血栓性病变或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

这三项是我们临床上常用并且也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当然冠脉介入术还包括一些其他的技术,就不一一为大家介绍了。

了解了什么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现在再为大家讲一下一般常选用哪些动脉作为入口。

1、股动脉路径:股动脉比较粗大,穿刺成功率高。缺点是术后卧床时间长,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和腹膜后血肿等。

2、桡动脉路径:(临床最常用的)术后压迫时间短,无需卧床,患者不适感较股动脉路径轻,而且并发症较少,因此逐渐成为目前PCI治疗的首选路径。

3、肱动脉路径:桡动脉穿刺不成功者常选用肱动脉,其并发症较肱动脉亦较少。

对于冠脉介入术后的注意事项下期我们再讲。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kgz.com/gxbzd/1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