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心病 > 疾病诊断

冠心病哪些药物不能停哪些人群需要服用阿司

在门诊经常遇到患者问:“是不是我一旦放了支架就需要终生服药,就不能停了?”其实,放支架与长期服药不是因果关系。长期服药是因为你得了冠心病,而不是因为放了支架。

一、冠心病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

抗血小板药

这是支架术后非常重要的药物,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阿司匹林,这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需要长期服用,无特殊原因不要停用;二是ADP抑制剂,其实就两种药,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这是要求支架术后至少服用12个月,12个月后复查支架通畅,绝大部分患者可以停用,或遵医嘱。

这两类药是非常关键的用药,绝不可以随意停用,否则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服用抗血小板药应注意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有无黑便。虽然抗血小板药物有副作用,但多数情况下不会构成严重后果,患者不应随意停用。

他汀类药物

主要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每晚一次。这类药物主要作用已不是降血脂,而主要是稳定动脉斑块,减缓甚至逆转斑块进展。冠心病患者,无论血脂情况如何,建议均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使转氨酶升高,如果不超过正常上限的三倍可以继续用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出现疲乏、肌无力或者肌痛,即使肌酸激酶医院就诊,千万不要拖延。

控制心率的药物

主要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这类药物的具体作用是减弱心肌收缩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的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是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

在服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心率。在服药期间心率不要低于0次/分钟,过慢的心率对患者也不好,可能造成乏力甚至脑缺血。服药期间心率的最佳值。

ACEI或ARB类药物

比如“**普利”或“**沙坦”药物,人们的印象里这都是降压药,但对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这类药物能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心肌功能,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也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的最大副作用是干咳,严重时可咨询医生是否更换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

当然,每位患者的病情都是不尽相同的,需要精确的、个体化的制定治疗方案。但是,冠心病患者用药不能随意停!一定要遵医嘱!

二、建议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

不同指南对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人群的界定不同。一般建议中高危人群应考虑使用阿司匹林长期治疗。《中国抗血小板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合并有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服用阿司匹林7-mg/d,包括:

1.男性≥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2.高血压(血压控制到<10/90mmHg);

3.糖尿病;

4.高胆固醇血症;

.肥胖(体质指数≥28Kg/m2);

6.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岁、女<6岁发病史);

7.吸烟。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阿司匹林时应该评估出血风险,尤其是胃肠道出血风险,当心血管事件获益超过出血风险时,即推荐使用阿司匹林。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高血压伴糖尿病、心血管高风险者(10年心血管总风险≥10%)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年《动脉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患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较为满意(<10/90mmHg),至少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1.年龄>0岁;

2.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

3.糖尿病;

4.10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10%。

ADA糖尿病指南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高危心血管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10年心血管风险≥10%):包括>0岁的男性或>60岁的女性合并至少一项危险因素(即CVD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紊乱或蛋白尿),应使用阿司匹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kgz.com/gxbzd/13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