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经常使用的3种药物
冠心病心绞痛经常使用的3种药物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由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发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常发生于劳力、情绪激动或其它因素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时,疼痛常可放射至左肩、颈咽或下颌部,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几分钟内减缓。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常可见暂时性ST段改变或伴随T波变化,冠脉造影可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目前临床用于医治心绞痛运用最广泛的3大类药物有,硝酸酯类、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
1、硝酸酯类
硝酸酯类药物医治心绞痛的主要机制为: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下降前负荷,减少心室容积,下降室壁张力,而下降心肌耗氧量;选择性扩大冠状动脉;使心肌缺血部位血流再分布。
(1)硝酸甘油目前有不同剂型,通过不同途径给药。
片剂于心绞痛发作时含于舌下,迅速溶解而被吸收,1~3分钟显效,作用延续20~30分钟。该药还可以用于心绞痛发作的预防,特别是对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或预感从事某种活动可引发发作前2~3分钟舌下含用可预防发作。硝酸甘油片不稳定,宜储藏于有色玻璃瓶内。
气雾剂喷于颊粘膜,起效快,每次1~2喷。
注射剂主要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
膜剂或软膏均为经皮吸收制剂,也能减缓心绞痛发作。
(2)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口服5~10毫克,在15~30分钟起效,保持4~5小时,每4~6小时服一次。
(3)单硝基异山梨酯每次20毫克,逐日2~3次口服,初次剂量可用10毫克,早晚各一次,可减轻服药而至的头痛、头胀等症状。此类药物不经肝脏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高。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的抗心绞痛作用是通过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减低心肌耗氧量。临床经常使用药物:
(1)普萘洛尔(心得安)10~30毫克口服,逐日3次,使用时宜在医生指点下从小剂量开始
(2)阿替洛尔(氨酰心安)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每次125~25毫克,逐日1~2次。
(3)美托洛尔(倍他洛克)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每次125~25毫克,逐日2~3次。
心绞痛同时伴随重度心力衰竭、休克、窦性心动过缓、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时禁用β受体阻滞剂,支气管哮喘及严重阻塞性肺气肿须慎用或禁用。停用此类药物宜逐渐减量,以避免突然停药有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的可能。
3、钙离子拮抗剂其抗心绞痛作用是扩大冠状动脉,消除冠脉痉挛,增加心肌供血,扩大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
(1)硝苯地平(心痛定)对变异性心绞痛消除冠脉痉挛效果好。一般从10毫克,逐日3次开始。该药也可舌下含服,5~10毫克,3~5分钟起效,适于心绞痛发作伴高血压而服硝酸甘油不能减缓者。
(2)地尔硫(合心爽)用于各种心绞痛,对变异性心绞痛效果好,口服剂量30毫克,每6~8小时一次。
(3)维拉帕米(异搏定)是最早使用的钙拮抗剂,对心绞痛有效,但国内偏重于用来医治肥厚性心肌病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北京白癜风病医院哪个好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