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冬至怎么过沙地通东大不同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在海门,冬至这一天,通东人和沙地人过节差别非常大。通东人很重视,俗称“过大冬”,而沙地人却只是个平常的日子。
海门沙地人和通东人对待冬至的重视度各不相同,通东人对冬至尤为重视,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因此,今天的冬至,是通东人的共同节日,冬至这一天通东人烧经祭祖,过了冬至就将拉开了过大年的序幕。
冬至在通东一直作为寻根祭祖的大节。冬至节前夕,在外地工作的通东人都要回家(特殊的例外)。冬至这一天,通东集镇上,人群拥挤,是一年当中最闹猛的一天之一。豆腐摊、鱼肉摊生意特别好,豆腐、黄干、千张、粉皮一抢而光,去迟了还买不到呢。冬至这一天鱼肉摊上也特别忙,一天要做一个月的生意。还有冬笋和粉丝摊上的生意也十分兴隆。冬至这一天,全家人吃中饭时,肉里掺和冬笋干,表示全家来年“顺顺利利”,万事如意,心想事成;青菜里放上两把长长的粉丝,表示一家人老老少少,健健康康,活到长命百岁。
冬至这一天,通东人不走亲戚,也不请亲朋好友,各自在家设香案烧经祭拜祖先。一般烧五代,桌上放上四素两荤,还摆上一盆馒头,表示欣欣向荣、发达的意思。酒过三巡,全家老少向祖先跪拜。长辈都要对小辈们进行溯“根”教育:自己的祖籍是从何地迁来的,最早的祖先是谁,叫什么名字,是哪一年来的,到我们这一代是第几代了。
而沙地人,却没有过冬至的传统,平时吃什么,还是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