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心病 > 疾病病因

冠心病运动治疗的新方向生理性缺血训练

冠心病运动治疗的新方向:

生理性缺血训练

随着冠心病治疗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体化运动处方指导下的运动训练对冠心病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运动训练的获益已被众多研究所证实,特别是基于缺血预适应(IPC)理论开展的生理性缺血训练(PIT)。

PIT概念

生理性缺血训练(PIT)是指通过无创、可逆、可控的正常骨骼肌训练造成短暂的生理性缺血,进而促进病理性缺血部位的侧支循环生成的训练方式。

优点1

提高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

2

改善患者运动时的心绞痛症状;

3

提高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出现的阈值;

4

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发挥抗心肌缺血效应。

今天为大家主要介绍目前常见的两种诱导PIT的方式,在这之前,先让我们认识一下缺血预适应(IPC)理论。因为任何方式所诱导的PIT,均基于IPC理论,通过反复短暂的缺血阈刺激、缺血阈强度干预,达到提高缺血阈值、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改善心肌灌注的目的,最终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

缺血预适应理论

指心肌遭到1次或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对随后更严重的缺血损伤表现出适应能力提高。

例:某些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步行开始时出现心绞痛,继续行走心绞痛症状不但不加重反而逐渐缓解,这是运动诱发的“缺血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被称之为"走过心绞痛"现象。

高强度间歇运动诱导的PIT

运动强度是启动IPC的关键,只有超过缺血阈的运动强度才可诱发IPC。因此,相对传统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更易诱发IPC。近10~15年来,HIIT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被应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卒中患者的运动康复。多项研究表明,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相比,HIIT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峰值摄氧量。

然而,在诱发IPC的同时,超过缺血阈的运动强度也增加运动风险,因此HIIT的安全性一直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kgz.com/gxbby/10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