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心病 > 疾病检查

艾灸课堂自我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要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18423.html

ID:fytysg点击↑蓝字↑   

位置:灵道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主调病症: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心颤病,暴喑,肘臂挛痛、困倦、神疲、头昏者,提高免疫力。

大椎穴

位置:《医经理解》说:“大椎,椎骨之最大者也。”在脊柱的椎骨中,第7颈椎棘突最长,而大椎穴就在后背正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

主调病症:颈椎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类疾病、眼科疾病、高血压、皮肤科疾病、肿瘤相关疾病、调理亚健康方面均有临床应用。

备注:大椎穴配关元穴一起灸可以扶助阳气。

命门穴

取穴法:双髂嵴连线约为第四腰椎棘突下,向上摸二椎,为第二腰椎棘突下,此处为命门穴。

作用:培元益气,温肾壮阳、培元补肾,对下元亏损,脱肛便血、小便频数及久痢(泻)不止等病疗效显著。其能够治疗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致的腰痛,命门火衰的人,常常会出现四肢怕冷,五更泻,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现象。

配肾俞穴:肾俞穴为膀胱经穴,肾为作强之官,先天之本,肾气通于脑,脑为髓海,故诸髓皆属于脑。因肾气上通于脑,下通于子宫,故有补肾益精,固髓健脑的功效。命门穴与肾俞穴相配,侧重于补肾阳、助命火,适用于肾阳虚衰,命门火衰伴四肢厥冷、喜暖畏寒、二便失禁等病证。

配委中穴: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腘窝部,所入为合,又为血郗,常采用放血而治疗诸疾,四总穴歌有“腰背委中求”。命门穴与委中穴相配,主治痹证、身痛、骨节肿痛、气弱阳虚、腰腿疼痛等病证。

配肾俞穴、足三里穴:命门穴温补肾阳,肾俞穴为肾的背腧穴,两穴合用补益肾阳,通经散寒;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治痿独取阳明”,补益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胃气强则五脏俱盛,气血充足,筋脉得养,痿证则缓,三穴合用主治下肢痿痹。

配肾俞穴、关元穴:关元穴大补阳气,肾俞穴补益肾气,命门穴大补肾之真阳,三穴合用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遗精、阳痿等男科疾病。

配合谷穴、三阴交穴: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阳明经多气多血,能够调理气血,三阴交穴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能补益肝肾,调理脾胃,通经止痛,三穴合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诸疾等妇科疾病。

神阙穴

位置:腹部正中央,也就是肚脐。脐为冲脉之所系,元气归藏之根,固有五脏六腑之本、真气往来之门户之说。

功效:益气养血、温经祛寒、调理脾胃、扶正祛邪等,有健脾胃、理肠止泻、消化系统疾病、虚脱、妇女宫寒不孕、水肿、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支气管哮喘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

气海:顾名思义,气海就是人体元气的海洋,具有较好的补益元气的功能。气海穴在下腹部,而下腹部是女性的子宫,男性的精囊藏身之处,都是极其重要的部位。中医认为,气海内气的强弱,决定了人的盛衰存亡,可以调理性功能衰退,对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或者男科的阳痿,遗精,以及中风脱症,脱肛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特别对中老年人有奇效.

早泄:关元穴、中极穴、命门穴

遗精:三阴交、肾俞穴、涌泉穴

中极穴

位置:将骴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中极穴;从下骴骨联合的上缘向上一寸,即上一横指为此穴。

穴位功用:培元益精、补肾调经、清热利湿,理血暖宫的作用。用于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统等疾患:如小腹热痛,疝气,遗尿,尿频,癃闭,尿失禁,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阴痒,胞衣不下,小便不利,带下,阴挺,不孕,痛经,闭经,阴肿,产后恶露不尽,白浊,心烦痛,小腹痛,外阴瘙痒,治疝气偏坠,积聚疼痛,冷气时上冲心,膀胱炎,肾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产后宫缩痛,产后子宫神经痛等中西医疾病。

男科疾病阳痿、早泄、遗精等病症中极穴配大赫、肾腧、阴交、三阴交、次髎;

治遗精不止配阴谷、气海和肾腧;

治疗妇女的经带胎产的相关疾病,中极可配用归来、关元、肾腧、次髎、三阴交、地机等穴;

治泌尿系统疾病,如癃闭中极穴配曲骨穴、三阴交穴、委阳穴;

治体气虚术后尿潴留、遗尿者,中极穴配三阴交、地机,气海、膻中、足三里;

治疗疝气偏坠中极穴配大敦、关元、三阴交;

治水肿中极穴配水分穴、三焦腧、气海腧、三阴交、委阳穴等。

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保健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简单的取穴方法是,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

此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下火、降血压、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很多人虽然对足三里十分熟悉,但对于如何科学利用穴位进行养生并不是十分了解。民间有云“温灸足三里,活到一百一”,就是说常灸足三里穴确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一说。传统中医认为,鸡肉能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尤其是老母鸡的补益作用更高,对于病久体虚的人颇为适宜,足三里具有和鸡肉类似的作用。

足三里

养胃五点:

“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养生四要+养生四要穴

慎风寒(大椎)

节饮食(足三里)

惜精神(气海)

戒嗔怒(期门)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kgz.com/gxbjc/11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