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冠心病 > 疾病诊断

冠心病用药全解读,哪些药其实不用吃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冠心病的发病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药物治疗分为两个部分,在冠心病的早期,只有粥样硬化斑块,并没有太多症状时,服药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一级预防);随着冠心病不断进展,冠状动脉狭窄达到75%以上,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就需要加强优化的药物治疗,加强优化的药物治疗不仅可以缓解心绞痛的症状还可以延长生存。

●硝酸甘油、消心痛、心痛定、单硝酸异山梨酯(依姆多)等是什么药?

硝酸酯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缓解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应该根据症状来选择使用哪种硝酸酯类药物。

①酸甘油主要用在急性心绞痛发作时,通过舌下含服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效更快,但是作用持续的时间较短。

②消心痛也称之为硝酸异山梨酯片,是可以长期口服的硝酸酯类药物,经过肠道吸收、经过肝脏代谢后发挥作用,但是经过代谢之后药物的作用会减弱。因此需要增加剂量,突破肝脏门静脉系统的代谢作用,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达到预期的效果,常用的消心痛是5mg一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就需要用到0mg以上、甚至20mg,一天三次,才能达到缓解心绞痛的效果。病情比较重的心绞痛患者,例如一走路就疼,一般药物不能缓解的患者,使用消心痛一次四片,一天三到四次,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③单硝酸(单硝酸异山梨酯)是目前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它不经过肝脏代谢和肠道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它的效果会更好,性价比更高。一天吃一次就能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高浓度。单硝酸是一个相对长效的药物,我的临床经验显示,严重的心绞痛单硝酸效果比较差,不如消心痛。

④心痛定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虽然也能治心绞痛,但不是首选。

有的所谓的心绞痛并非是真正的心绞痛,应该通过运动试验或冠脉CT鉴别是不是真正的心绞痛,门诊自述“胸痛”的患者中可能只有50%是真正的心绞痛。不是真正的心绞痛,比如神经官能症,吃了这些药物以后不仅没有益处可能还有害处。

●吃阿司匹林以后胃不舒服,有没有解决办法?保护胃粘膜的药可以吃吗?

吃了阿司匹林如果出现胃不舒服,第一可以改变服药的时间(比如改为晚上吃阿司匹林00mg),避免空腹服药;第二,可以考虑换成氯吡格雷,从临床上看,氯吡格雷对胃的刺激确实小一些,但是这种药比较贵,患者需要自己考虑。

没有特别大的必要去吃保护胃黏膜的药。医生担心的主要问题是阿司匹林可能会造成胃溃疡。如果有明确的胃溃疡、胃出血或潜在危险因素,患者可以吃保护胃黏膜的药,但如果只是不舒服,那就不一定要吃质子泵抑制剂之类的药。当然有的药可能对缓解症状有一点好处。

●这么多药都能治冠心病,是不是都要吃?是不是吃的药种类越全,冠心病控制就越好?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需要尽量精简,不是越多越好,但必须覆盖冠心病治疗的所有环节,包括抗血小板、降血脂、缓解心绞痛等。

●对于慢性心绞痛患者,冠心病早期,没有其他合并疾病,哪几类药是必须吃的?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必须抑制血小板、控制血脂,因此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是必须的。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减慢心率、控制心绞痛,不是绝对必须使用,但相对而言比较必要。有心绞痛的患者必须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但是已经放了支架或做了搭桥手术的患者没有心绞痛症状了,不一定还要继续吃。其他不起关键作用的辅助用药,我觉得没有太大必要,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应用。

●每天要吃一大把药,容易漏服,漏吃了某种药需要补吃吗?

有的药一天都不能少,有些药物则不是那么必需。比如心脏支架术后一年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一个都不能少,一旦漏了药,一两天可能不要紧,但是时间一长就可能发生急性血栓,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患者要养成坚持吃药的习惯,但是一些不重要的或者是长期服用的药,偶然漏服一两次也不必非常惊恐。

●中成药可以吃吗?比如麝香保心丸、丹参滴丸、血栓心脉宁片、三七粉、银杏叶分散片等?可以代替西药吗?

中成药肯定不能代替西药,尽管有的中药有活血化淤的功效,但是不能因此停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其它的药我们都把它归为辅助用药,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跟家里人和医生商量,决定到底要不要保留。假如有的患者每天必须吃丹参滴丸,也不能硬性取消,但是不宜吃太多,因为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









































白斑病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zkgz.com/gxbzd/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